郭沫若故居观后感范文15篇 参观郭沫若故居的收获感悟

观看郭沫若故居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文化遗产的珍贵和保护的重要性。郭沫若是我国近现代文学艺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故居不仅仅是一个历史建筑,更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遗产。通过观察和研究故居,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和文化,并从中汲取精神上的营养。以下是郭沫若故居观后感范文,和参观郭沫若故居的收获感悟,可供大家参考。

郭沫若故居观后感范文15篇 参观郭沫若故居的收获感悟

郭沫若故居观后感1

北京的什刹海,风景秀丽,绿树成荫。前海西沿十八号,我国著 名的文坛巨匠、大文豪郭沫若先生的故居就坐落在此。 20xx 年 7 月 12 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二年级二班家长协会 组织本班老师、家长和同学们来到这里参观。 故居占地七千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五百平方米。故居大门座西朝 东,门内一条小径直通座北朝南的垂花门前,垂花门内由正房、耳房、 东西厢房及后罩房组成的二进四合院。院内生长着郭沫若先生和夫人 生前亲手种植的银杏、牡丹等花木。整套建筑显得古朴典雅、朴素大 方。 通过参观活动,使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郭沫若先生的简历和事 迹。郭老生前是我国国务院副总理、国务活动家、是伟大的共产主义 战士。郭老集作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于一身, 为我国驻多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此次参观活动虽然时间不长,但却受益匪浅。

一方面,通过老师 家长与孩子们的共同学习,促进了交流,加强了两代人之间的沟通。

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学习方法,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扩大了孩 子们的知识面。 “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少年强,则中国 强”让我们家长和老师携起手来,配合学校,配合社会,尽最大努力 共同教育好下一代,为培养造就我国杰出的下一代人才贡献我们的一点微薄之力。

郭沫若故居观后感2

清乾隆年间曾是和珅的花园,到了咸丰、同治年间,是恭亲王的马号。清朝亡后,达仁堂乐家药铺的乐松山住在里面。新中国成立之初,乐氏家人把包括这所庭院在内的一批财产捐赠给了新生的共和国。随即,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大使馆被安排在这里。接着,宋庆龄、郭沫若分别在此工作居住过。

步入郭沫若纪念馆庭院,草坪上郭沫若全身铜像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司徒兆光创作的。铜像神情怡然,似在小憩,又似沉思。郭沫若纪念馆馆长郭平英介绍说,郭老生前也爱在院子里这样坐坐、看看。为了塑造出这一尊铜像,司徒花了三年时间研究资料、征求意见,并且别具匠心地把塑像放在院落里而不是进门入口。因为郭老生前最爱银杏树,将塑像放在银杏树下,铜像才像活了一般,为纪念馆增添了一种诗意。

另外,在院落里一对雕刻生动的石狮子蹲坐在树下,为草坪增添了几分新奇和活力。垂花门前两口不成对的铜钟与两株古柏相伴为伍,稍高的一只铸于明天顺元年,另一只铸于清乾隆年二年。石狮、钟都是郭沫若生前的收藏。

郭沫若故居观后感3

郭沫若故居纪念馆是一个占地 7000 多平米的庭院两进四合院建筑。

冬日有闲,我和家人一起游览了此地。这是一所建于上世纪 20 年代, 50 年代以来曾作为蒙古国驻华大使馆和宋庆龄寓所的建筑,1963 年 11 月,郭沫若迁进入住,一直到他 1978 年病故,他的晚年便是在此度过。

郭老故居的两进门楼都是灰色琉璃瓦屋顶、彩色雕梁门楣、红色 油漆大门,十分古朴大方,是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建筑类型,在外院一 进大门处,有一块宣传栏,上面刊载的是郭老故居简介。

在内院大门右边,竖立着郭老的坐姿铜像,铜像面色凝重,搭二 郎腿形象,自然放松。旁边摆放着一张石桌,两张石凳,很简单的样 式,看得出是郭老休憩小坐之地。静伫于铜像前的我,想象着郭老在 办公闲暇之余坐在此地,和夫人谈论琴棋书画、诗词文章,似乎那笑 声就在耳边回响,一时有点不知身居何处了。在石桌旁的墙边,一对 石狮子也静静地安放在那里,而不是守卫在自己的防卫线上———平 常虎踞龙盘总是在大门两边,着实令人费解。或许这就是郭老不信邪 的表现。相比那些富豪的深宅大院、涂金大门,动辄“请神”“请狮” 镇宅,倒有些大无畏的风范!

在内院大门的前面,有一座小小的假山,修了一条不大的石条台 阶可以通行。我兴冲冲地跑上去,却发现没有想象中可以“尽收眼底” 的景色,只是一座矮矮的、简简单单的小山包,不知道这是不是郭老 锻炼腿脚的地方。假山前边竖立着一堵墙,上面写着一首诗:百花齐 放百鸟鸣,重在推陈常出新,看罢牡丹看秋菊,四时佳景永如春。也 许,在郭老的眼中,这个简简单单的山包上也有着 “永如春”的佳景。

一进内院大门,就是天井,天井里种着两株海棠树,枝繁叶茂, 结了满树的海棠果。而在东南西北屋里,郭老的日常用品还是按照他 生前使用时的状态摆放,十分简单朴素,床上用品简陋,真不能相信 这就是大文豪的家居,尤其是床边摆放着的那双老头布鞋,那么平常, 那么普通,和北京任何一个市民平时穿着没两样!家里除了公家的物 品之外,真正属于郭老个人物品的大概就是那些文房四宝!也只有从 这些“四宝”的身上,才可以略微体现出一丝丝的“奢侈”。

参观的过程里,朋友有幸请来郭老的小女儿为我们讲解当年郭老的生活,我们一起称之为郭大姐。郭大姐没有丝毫的架子,朴素的着 装、平易近人而又不失热情的讲解,令我感慨良多。

一个人是否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敬仰,不在其华丽的衣着,不在 其奢侈的生活,更不在其高高在上的架子,而在于其个人修为、造诣, 及其对生活所持有的平和心态上!

郭沫若故居观后感4

郭沫若喜欢这座院子,直到现在,我们走在里面仍然能感觉到他的喜欢。进了院门往左一拐,首先就能看见一株漂亮的银杏树,这是郭先生的“妈妈树”。其实这里满院都能看见银杏树,到了秋天,金黄灿灿的树叶在枝头迎着秋阳散射出柔和温暖的光芒。郭沫若喜欢银杏树,因为他觉得银杏的树干端正挺劲、独立不倚,它美,却美得低调。那为什么“妈妈树”最特别呢?因为它有着不寻常的故事。那是19xx年的春天,女主人于立群患了重病需要去外地治疗,在她离开北京的第二天,郭老带着孩子们从西郊大觉寺移回一棵只有手腕粗细的银杏树苗,种在大院胡同5号院里。郭老为它起了“妈妈树”这个名字,寓有“孩子们少不了妈妈”的深意,希望妻子顽强地经受住疾病的磨难,早些回到孩子们和自己身边来。后来搬家,郭老也把树移植到了居住的四合院里。 19xx年2月,郭老逝世未满一年,身体一直虚弱的于立群老人不幸也相继病故。第二年,“妈妈树”仿佛知道主人去世,决心要随他们而去一般,大病一场,濒临枯槁,树皮整片整片地暴裂,缓了好几年,又渐渐生出新树皮来。想不到10年后竟然又遭劫难,在一场暴风雨里被刮断了主枝,但其生机依然不减。

郭沫若故居观后感5

为探寻郭沫若人生事迹、文学作品背后的思想内涵、革命精神,在国际局势瞬息万变的今天,更加坚定文化自信、赓续红色精神。20xx年8月3日,无言以队小组来到乐山沙湾郭沫若故居,感受先生的楚囊之情,将文化自信和爱国精神扎根于心。

昕潮涨了,死了的光明更生了。春潮涨了,死了的宇宙更生了。生潮涨了,死了的凤凰更生了。凤凰的和鸣里,一切的一切,更生了。—随着旭日初升,随着郭沫若先生《凤凰涅槃》中对一切新生的希望与憧憬,本小组踏上了前往郭沫若故居的道路。

志愿讲解,追寻爱国文豪足迹。小组采取先采访后讲解的志愿方式,将先生的一生贡献、对祖国的拳拳之心一一呈现在游客眼前,中国的自强和文化的灿烂需要靠我们自己,弘扬郭沫若的红色革命精神,如同接力棒将这种精神一代代的传下去,才能让燎原烈火焮天铄地。

郭沫若故居观后感6

北京的冬季,寒冷,但又见灰色的穹庐之上,送下遥遥的天雪, 出门东向望,一片银装素裹。动手裹了裹大衣,尽管依旧很冷,但我 不舍得在如此美丽的帝都中,独自一人窝在家中。于是,我与同学相 邀去京西城的不失古老的名人故居游玩。

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前海西街,看着这东临什刹海、南望北海静心 斋的一所名人故居,我不禁觉着这故居的地理位置真好,若不是地图 中有这故居的标识,我还真不知道在这闹市中的幽静小巷里坐落着一 所名人故居。抬眼再望,一个题着“郭沫若故居”金字黑质的牌匾映 入眼底,我知道了,这就是郭沫若先生的`故居。

买好了门票,我们就进了故居。绕过披着雪、挺立在寒风中的翠 松,来到了真正的大门前,但见,灰瓦高尖瓴,朱门抹金漆,一派京 城旧宅的模样。踏过门槛,从右边起顺着回廊参观着四合院里的陈列 室——有郭沫若先生的客厅、办公室、卧室、夫人于立群的写字间, 这些厅房都保持着主人在世时所有的景象,真实的像假的一样。而就 在这里,郭沫若先生完成了关于《兰亭序》真伪的论辩,以及著作 《李白与杜甫》、我最感兴趣的《出土文物二三事》,还有他去世之 后成集的《东风第一枝》和最后的一部译作《英诗译稿》。除了这些 陈列室以外,还有一些展览室,里面展览了郭沫若先生的作品,以图 片文字结合的方式展示了郭沫若先生的一生,更有与他共同研究历史、 古文字的同事好友的介绍。

许是看的累了,我便先不看中心宅院后面的陈列室,我在回廊里 找了处不怎么贴近雪的位置,把围巾铺在椅子上就坐下了。看着还在 下的雪,我不禁想象了起来,我把在陈列室看到的郭沫若先生与他夫 人及孩子的合影原封不动复制在这飘雪的庭院里,我仿佛看到了郭沫若先生在院中里树旁沉思的身影,我又放若听到了郭沫若先生同家人 站好了后按下快门的声音?就这样,我伴着飘雪,以一种想象的 形式,看完了郭沫若先生人生最后十五年。

这十五年很短,短到如白驹过隙、弹指挥手,它让我用了不到醅 一壶绿蚁的时间就想象完了。这十五年很长,长到旷日经年、年深日 久,它足够让诸多部佳作形成与问世。在这十五年之中,郭沫若先生 同这宅子变老,可时间让他逝去,却让这宅子留到了今日。

刹那间回神,再探院中,才见瓦头云雪盖,已惊院中雪如尘。起 身,穿过回廊,我来继续参观下面的展室。下面的展室里,大大与先 前参观的展室的不同的内容,把我的注意力汇成一组线,直直射向我 最为感兴趣的那一部分。

我关注到了郭沫若先生的作品——《青铜时代》。这本书就放在可供阅读书架的中间一排。尽管书面上微微泛黄的颜色和不加插图的 书皮封面很难引起大多数人的注意力,可我坚信——我在第一眼看到 它时,它带给我的神秘的感觉,那引人想要深入了解的感觉,绝对不 是错觉!翻开书,看到第一个章节,我发现这本书除了引言、文章部 分摘录和作者介绍等部分之外,其余正文的字体都是繁体字,我有一点点小的失望。

不过,当我看到文章摘录里的几句话时,我小小的失望顿时一扫而空了。

“研究历史和研究任何学问一样,是不允许轻率从事的。”从这 里我看出了郭沫若先生对历史的态度严谨又认真,这也更加能说明郭 沫若先生对于历史方面的学问渊博。“我也怀着欢欣鼓舞的心情,期 待着史学界的研究工作会蓬蓬勃勃的展开起来,并期待着我自己的错 误会有彻底清算的一天。”从这里我可以知道,这本书里有郭沫若先 生在史学的世界里探索、深入、学习、怀疑、纠正的全过程。这个过 程从“周人根本在怀疑天,只是把天来利用着当成了一种工具,但是 既已经怀疑它,那么这种工具也不是绝对可靠的。在这儿周人的思想 便更进了一步,提出了一个德字来。”里可以深深看出。

郭沫若故居观后感7

郭沫若故居这处草木葱郁的大宅中,埋藏着郭沫若从牙牙学语的婴孩,成长为一位为国冲锋的共产党员的故事。他能在资本主义的制度与文化的双重冲击下,在国内大舆论摒弃中国旧文化全方面学习西方新文化的潮流下,将目光投向历史,投向中华大地上战争的层层灰烬下掩埋的智慧,在这之中奠定了国人最初的文化自信。又能在国民党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坚定不移地选择共产党,坚信能拯救中国的只有共产党。

访谈学者,重温戎马书生传奇。郭沫若的爱国精神和反抗意识是贯彻一生的,不论是留学日本时与留日同学响应五四运动,组织抵日爱国社团夏社,以充满革命激情的诗歌创作,歌颂人民革命,歌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开一代诗风;还是赴广州应邀就任广东大学文科学长,结识了一批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并随国民革命军北伐,将历史剧作为有力的武器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抑或是参加八一南昌起义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都是郭沫若的必然选择。人们对郭沫若的认识是复杂多变的,对先生的种种形象更是甚嚣尘上,为深入探寻郭沫若先生的革命精神和满腔热血豪情,本小组有幸采访到乐山师范学院教授、郭沫若研究中心成员可老师与郭沫若故居资深讲解员严老师,谈谈他们心中的郭沫若。

在访谈中可老师指出郭沫若先生的形象是非常丰富的,首先他是一位进步的知识分子,同时他也是一位革命者,更是一位文豪。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先生的私生活不是我们该看重的,我们更应该去关注他为国奉献的一面,除此之外郭沫若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坚信不疑,始终保持着热爱,这就是他的“文化自信”。

严老师说到郭沫若的爱国情怀,更是慷慨陈词:他从不是一个惧强权的人,北伐战争时他就敢痛斥蒋介石叛变革命的阴谋和多种不耻行为;在南昌起义失败的情况下毫不动摇的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从郭沫若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中国人民从来不缺少敢于为天下先的人,我们中华民族从来不缺少斗士。

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此次活动小队采用了新媒体的宣传方式,制作了相关内容的推文、新闻稿以及音视频发布网络,在新时代以新方式传扬党的红色革命精神。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这方热土上,有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篇篇悲壮激越的历史篇章。“追寻文豪足迹,弘扬红色精神”不仅仅是“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追本溯源,还是从昔日峥嵘汲取前行力量的继往开来。

生逢盛世,不负盛世。当代青年人在如今瞬息万变的格局下,应深入感悟红色精神,以更加自信从容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机遇和挑战。

郭沫若故居观后感8

12:55前两天,带女儿参观了郭沫若故居。按以往的习惯,每参观完一处博物馆我都写一篇游记,但这次刚开始还真不打算说什么(其原因后面再解释),后来想想还是胡诌一篇吧。

故居坐落在什刹海旁,是个老北京四合院,很有的特色(据说是北京目前现存的典型四合院之一)。我原来听说是和绅的宅邸,去了一打听才知道原只是和绅家的一个空院子,后来连同和绅的其它房产一起赐给了恭亲王(据说用作王府马号)。到了民国年间,由中医世家乐达仁堂购买,建成这个院子,解放以后捐赠给了中央政府。曾做过蒙古大使馆,宋庆龄也住过一段时间,63年郭搬到此处,一直住到逝世。

说完宅院该说说我为什么不打算写游记了。我之所以不愿意写观后感的原因是:对郭沫若我既佩服又看不起(未敢用鄙视这个词),矛盾的思想使我不知如何写。

说佩服,是因为郭沫若是“五·四”运动的先驱,是兼文学家(且小说、诗歌、散文、戏曲无所不通)、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中国甲骨文四大堂之一)、书法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于一身的人物。而且,他还是一个高产的作家(不像现在有的人,写了一本小说就敢称知名作家)。他一生留下千余万字的著作,已出版的《郭沫若全集》包括文学编20卷、历史编8卷、考古编10卷。尚待出版的有相当于文学编卷数的译著及佚文,用现在时髦的一句话说:“太有才了。”

说看不起,关键是他人品不让我佩服(生活上和政治上均是如此),特别是他在“文革”中的表现实在让我感到替他羞愧,我只能说一句:可惜了。

郭沫若故居观后感9

在北京参观了郭沫若故居,对郭沫若的了解多了一些。原来郭沫若是学医的,并获得了医学学士学位,后来弃医从文取得了非凡的造诣。1948年,郭沫若因为考古学和甲骨文研究的巨大成就,当选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用四川话来形容人家真有两把刷子。毕竟考古需要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他上学期间的理工科成绩不差。

可能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能取得这样辉煌的成绩,正如他在《少年时代·序》中写道:自己也没有什么天才。大体上是一个中等的资质,并不怎么聪明,也并不怎么愚囊,只是时代是一个天才的时代,让我们这些平常人四处碰壁。我自己颇感觉着也就像大腰河里面的水一样,一直在崇山峻岭中迂回曲折地流着。但我丝毫也不失望。无意识的时代过去了 ……觉醒着的人应该睁开眼睛走路,睁开眼睛为比自己年轻的人们领路。

郭沫若故居观后感10

 郭沫若故居坐落在四川乐山市东35公里沙湾场正街。坐北向南, 背负绥山(即峨眉山第二峰),面对沫水(即大渡河),是一座三进中式木结构小四合院和一个小后花园。第一院的左测房间,是郭沫若诞生处。中院右侧房间是郭沫若“结婚受难”时的新房;后院紧连小花园,有一间面对绥山的厅房,即为郭沫若四岁半启蒙受教的“绥山馆”家塾。早年之《村居即景》《早起》《正月四日荣天岗扫墓中途遇雨口占一律》等诗,即作于此。旧居近年经维修恢复原貌,于1981年11月16日郭沫若诞辰九十周年时公开展出。

  沙湾是郭沫若的诞生地,“绥山毓秀,沫水钟灵”,横贯光洁度湾城区南北的老街中段,一套坐西向东的四进穿斗木结构平房,前傍沫水,后依绥山。郭沫若故居创建于清代嘉庆年间,后经逐步扩建,至郭沫若父亲郭朝沛经营家业时,达到目前规模,共有大小房间36间。今天,它仍然保持着古朴的风貌。郭沫若早年的诗作《早起》、《茶溪》、《村居即景》等即作于此。

  郭沫若故居博物馆位于旧居墙后,占地3.35亩,为一楼一底的三合庭院仿古式建筑,馆内亭台相接,环廊相连,竹木森森,池水涟涟,奇花异草,幽香阵阵。博物馆陈列大厅内,郭沫若的著作、文物和生平事迹资料及照片,依序展示在游人面前。郭沫若纪念馆

  郭沫若纪念馆位于北京什刹海前海西岸,占地7000平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郭沫若(1892~1978年)自1963年11月由西四大院胡同5号迁居至此,在这里度过了一生的最后15年。纪念馆大门上方悬挂着邓颖超题写的“郭沫若 故居”金字匾额。院中最为抢眼的当数郭沫若夫妇亲手种植的银杏与牡丹。

  入垂花门进四合院,东西厢房及后排东房为生平陈列室,展示这位诗人、学者兼战士的一生及其在文学、历史、考古、翻译等领域中的成就和为和平运动所作的贡献。

  前排正房分别是客厅、办公室、卧室,穿过小月季园,后排正中是郭沫若夫妇研磨书法的地方,它们都依旧保持着郭沫若在世时的状况。纪念馆现藏有郭沫若生前大量著译手稿的原件及研究工作所用的书籍,特别是一批有关《管子》研究的线装书很有价值。重庆郭沫若旧居。

  重庆郭沫若旧居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政治部第三厅和文化工作委员会旧址,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西永镇香蕉园村(全家院子)。旧居占地面积10190平方米,建筑面积1566平方米,建筑风格为清晚期四合院,穿斗结构,小青瓦屋面,斜山式屋顶。

  郭沫若于1938年12月抵渝,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沙厅厅长。1940年,国民政府撤销第三厅,另成立文化工作委员会,郭沫若任主任。抗战时期,郭沫若在重庆领导文化界人士进行抗日宣传工作,全家院子逐渐成为当时大批文艺界人士活动的重要阵地。被毛泽东高度赞赏并列为延安整风学习文件的《甲申三百年祭》和《青铜时代》、《十批判书》就创作于此。在重庆期间郭沫若还完成了《屈原》、《虎符》、《高渐离》、《棠棣之花》、《孔雀胆》、《南冠草》等 历史剧的创作。1946年5月,郭沫若离开重庆。

  2000年9月,郭沫若旧居被政府列为直辖市后首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3月,旧居修复工程正式启动,6月30日旧居主体工程竣工,并于9月7日正式对外陈列开放。

郭沫若故居观后感11

郭沫若故居纪念馆是一个占地7000多平米的庭院两进四合院建筑。冬日有闲,我和家人一起游览了此地。这是一所建于上世纪20年代,50年代以来曾作为蒙古国驻华大使馆和宋庆龄寓所的建筑,1963年11月,郭沫若迁进入住,一直到他1978年病故,他的晚年便是在此度过。

郭老故居的两进门楼都是灰色琉璃瓦屋顶、彩色雕梁门楣、红色油漆大门,十分古朴大方,是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建筑类型,在外院一进大门处,有一块宣传栏,上面刊载的是郭老故居简介。

在内院大门右边,竖立着郭老的坐姿铜像,铜像面色凝重,搭二郎腿形象,自然放松。旁边摆放着一张石桌,两张石凳,很简单的样式,看得出是郭老休憩小坐之地。静伫于铜像前的我,想象着郭老在办公闲暇之余坐在此地,和夫人谈论琴棋书画、诗词文章,似乎那笑声就在耳边回响,一时有点不知身居何处了。在石桌旁的墙边,一对石狮子也静静地安放在那里,而不是守卫在自己的防卫线上———平常虎踞龙盘总是在大门两边,着实令人费解。或许这就是郭老不信邪的表现。相比那些富豪的深宅大院、涂金大门,动辄“请神”“请狮”镇宅,倒有些大无畏的风范!

在内院大门的前面,有一座小小的假山,修了一条不大的石条台阶可以通行。我兴冲冲地跑上去,却发现没有想象中可以“尽收眼底”的景色,只是一座矮矮的、简简单单的小山包,不知道这是不是郭老锻炼腿脚的地方。假山前边竖立着一堵墙,上面写着一首诗:百花齐放百鸟鸣,重在推陈常出新,看罢牡丹看秋菊,四时佳景永如春。也许,在郭老的眼中,这个简简单单的山包上也有着 “永如春”的佳景。

一进内院大门,就是天井,天井里种着两株海棠树,枝繁叶茂,结了满树的海棠果。而在东南西北屋里,郭老的日常用品还是按照他生前使用时的状态摆放,十分简单朴素,床上用品简陋,真不能相信这就是大文豪的家居,尤其是床边摆放着的那双老头布鞋,那么平常,那么普通,和北京任何一个市民平时穿着没两样!家里除了公家的物品之外,真正属于郭老个人物品的大概就是那些文房四宝!也只有从这些“四宝”的身上,才可以略微体现出一丝丝的“奢侈”。

参观的过程里,朋友有幸请来郭老的小女儿为我们讲解当年郭老的生活,我们一起称之为郭大姐。郭大姐没有丝毫的架子,朴素的着装、平易近人而又不失热情的讲解,令我感慨良多。

一个人是否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敬仰,不在其华丽的衣着,不在其奢侈的生活,更不在其高高在上的架子,而在于其个人修为、造诣,及其对生活所持有的平和心态上!

郭沫若故居观后感12

郭沫若故居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80平方米,主体建筑是一座两进四合院。此处在清乾隆年间曾是和珅的花园,嘉庆初年和珅被抄家,花园遂废。到了咸丰、同治年间,该处成为了恭亲王的草料场和马厩。清亡后,恭亲王后代把此地卖给中医世家乐达仁作为宅院。新中国成立后,乐氏后人将私宅捐于国家。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作过蒙古驻华大使馆和宋庆龄寓所。1963年11月,郭沫若由北京西四大院胡同5号迁入,至1978年6月病故,在这里度过了他人生最后的15年。

郭沫若故居观后感13

郭沫若故居,又叫郭沫若纪念馆,最早为清朝和珅府邸的一部分,后来传到恭亲王奕䜣时,将此处改为王府马场,民国时期被达仁堂乐家从奕䜣后人手中购得,改为药铺,新中国建立以后,收归国有,先后成为蒙古国住华大使馆和宋庆龄同志居住地,1963年10月,郭沫若搬到此处居住,一直到1978年郭沫若先生逝世,他在此处居住了15年。1988年作为名人故居和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外开放。

郭沫若故居为北方典型的二进四合院布局,正门超西开,门口悬挂的“郭沫若故居”五个大字牌匾,字为邓颖超女士题写,进园后,为小花园,苍松翠柏,藤蔓满架,还有一座几米高的土包装点其中。小花园内矗立着郭沫若同志的雕像,盘膝而坐,似有所思的看着园中的银杏树。

穿过垂花门,进入二进院,这里有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均用回廊连接,院内有两棵近百年的海棠树摇曳生姿,正房是郭沫若先生起居、读书、会客的场所,所有陈设均按生前的样式摆放。

目前厢房被开辟为郭沫若先生纪念馆,在纪念馆里,以众多图片、实物、影像资料等展示了郭沫若先生的一生,从文化到历史,再到艺术和社会活动,多方面立体式的展示了郭沫若这样一位大百科式人物的辉煌一生。

郭沫若故居观后感14

乐山郭沫若故居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是郭沫若诞生和少年时代生活、学习的地方。

故居建筑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占地面积3525平方米,建筑面积1108平方米,有大小房间36间,集居室、商铺、家熟和园林于一体,至今依旧保持着古朴的风貌,是郭沫若从孩童到世界文化名人的历史物证。1980年被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1995年分别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列为省级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朝乾隆年间,郭沫若,原名郭开贞(1892-1978)家族由福建迁蜀,经过几代人的奋斗,郭氏家族在峨眉山脚下的沙湾小镇扎下根来,发展为 “一举一动影响全乡〞之望族。

在郭氏家族留存的祭祀文集《德音录》中,保留了大量的郭氏家训。这些家训强调宗族团结、家庭和谐,提倡文化习得,要求家庭人员勤俭为本,清廉淡泊。

郭沫若家庭成员信守并践行这些家训和家教,形成了崇善、崇孝、清廉、和谐之家风,为一代文化巨人郭沫若成长营造了良好的家教环境。

郭沫若故居观后感15

北京的冬季,寒冷,但又见灰色的穹庐之上,送下遥遥的天雪,出门东向望,一片银装素裹。动手裹了裹大衣,尽管依旧很冷,但我不舍得在如此美丽的帝都中,独自一人窝在家中。于是,我与同学相邀去京西城的不失古老的名人故居游玩。

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前海西街,看着这东临什刹海、南望北海静心斋的一所名人故居,我不禁觉着这故居的地理位置真好,若不是地图中有这故居的标识,我还真不知道在这闹市中的幽静小巷里坐落着一所名人故居。抬眼再望,一个题着“郭沫若故居”金字黑质的牌匾映入眼底,我知道了,这就是郭沫若先生的故居。

买好了门票,我们就进了故居。绕过披着雪、挺立在寒风中的翠松,来到了真正的大门前,但见,灰瓦高尖瓴,朱门抹金漆,一派京城旧宅的模样。踏过门槛,从右边起顺着回廊参观着四合院里的陈列室——有郭沫若先生的客厅、办公室、卧室、夫人于立群的写字间,这些厅房都保持着主人在世时所有的景象,真实的像假的一样。而就在这里,郭沫若先生完成了关于《兰亭序》真伪的论辩,以及著作《李白与杜甫》、我最感兴趣的《出土文物二三事》,还有他去世之后成集的《东风第一枝》和最后的一部译作《英诗译稿》。除了这些陈列室以外,还有一些展览室,里面展览了郭沫若先生的作品,以图片文字结合的`方式展示了郭沫若先生的一生,更有与他共同研究历史、古文字的同事好友的介绍。

许是看的累了,我便先不看中心宅院后面的陈列室,我在回廊里找了处不怎么贴近雪的位置,把围巾铺在椅子上就坐下了。看着还在下的雪,我不禁想象了起来,我把在陈列室看到的郭沫若先生与他夫人及孩子的合影原封不动复制在这飘雪的庭院里,我仿佛看到了郭沫若先生在院中里树旁沉思的身影,我又放若听到了郭沫若先生同家人站好了后按下快门的声音??????就这样,我伴着飘雪,以一种想象的形式,看完了郭沫若先生人生最后十五年。

这十五年很短,短到如白驹过隙、弹指挥手,它让我用了不到醅一壶绿蚁的时间就想象完了。这十五年很长,长到旷日经年、年深日久,它足够让诸多部佳作形成与问世。在这十五年之中,郭沫若先生同这宅子变老,可时间让他逝去,却让这宅子留到了今日。

刹那间回神,再探院中,才见瓦头云雪盖,已惊院中雪如尘。起身,穿过回廊,我来继续参观下面的展室。下面的展室里,大大与先前参观的展室的不同的内容,把我的注意力汇成一组线,直直射向我最为感兴趣的那一部分。

我关注到了郭沫若先生的作品——《青铜时代》。这本书就放在可供阅读书架的中间一排。尽管书面上微微泛黄的颜色和不加插图的书皮封面很难引起大多数人的注意力,可我坚信——我在第一眼看到它时,它带给我的神秘的感觉,那引人想要深入了解的感觉,绝对不是错觉!翻开书,看到第一个章节,我发现这本书除了引言、文章部分摘录和作者介绍等部分之外,其余正文的字体都是繁体字,我有一点点小的失望。

不过,当我看到文章摘录里的几句话时,我小小的失望顿时一扫而空了。

以上是郭沫若故居观后感范文的内容,这些精选的优质范文可以在大家需要时提供一些帮助或是灵感上的启发,希望大家都能从上述模板中摘取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如果对大家有用,也请多关注本站。

原创文章,作者:fengju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ality-surveys.com/zhishi-4869.html

(0)
fengjun
上一篇 2023年12月8日 上午6:01
下一篇 2023年12月8日 上午6:0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