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艺术鉴赏书》读后感范文 艺术鉴赏书阅读心得感悟

读完我的第一本艺术鉴赏书后,我对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欣赏。这本书让我了解了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和魅力,让我更加敏锐地感受到了艺术所传达的信息和情感。我相信这种艺术欣赏能力将会贯穿我的一生,让我更加丰富多彩地感受生活的美好。以下是《我的第一本艺术鉴赏书》读后感范文,和艺术鉴赏书阅读心得感悟,可供大家参考。

《我的第一本艺术鉴赏书》读后感范文 艺术鉴赏书阅读心得感悟

《我的第一本艺术鉴赏书》读后感1

 说起来,这个世上大概最好赚的,就是女人和小孩的钱了。经久不衰的女性时尚类书籍的热销,和怪相百出的儿童类图书市场,都很好的验证了此言。貌似前两年,市面上流行的儿童类的“艺术”书,还多是打着“艺术”的名头,实质内容不过是教孩子做手工的为主呢。可结果呢,现在再看儿童图书市场,类似这种面向儿童介绍艺术知识的书类,就不在少数了。毕竟,这书也是知识性的,只是和科学不同的知识罢了。

  怎么说呢,艺术的概念可以是很宽泛的,也可以是很狭隘的,可以是意识上的,也可以是具体的。宽泛的说,你可以认为创作中的美,就是艺术;也可以认为,任何技艺的顶点,就是艺术…而狭隘的说,具体到某种待定的表现形式,自然还是艺术。显然,这本书上所说的“艺术”,就是特指的后者。

  该书虽然着力于近现代艺术风格的展现,但内容上还是主要以绘画作品为主的,大部分都是些油画作品。也不知道是否是出于作者的个人偏好,整本下来都是以印象派甚至是抽象派的近现代艺术为主,就算是更早之前所拣选的画作和艺术家,也多少都是挑选了对后来印象派的出现影响较大的画家和其作品。只能说书是不错,遗憾的是不是我的那口。

  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心情有些复杂。现在的家长突然开始重视起了孩子的多才多艺了,否则这样的书也不可能畅销不是?只是,或许家长们的心意是好的,可能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爱与美之中长大。但是,什么好的事儿,一窝蜂的上了,就变了味儿了。再者,再被有心人搞成了什么产业链,就更完蛋了。

  可能是多少有些赞同艺术应该和金钱割离的吧,反正不感觉搞出什么“培养国内孩子艺术气质的产业链”,有什么可值得称道的。不是因为不屑于铜臭,只是从个人看来,教育的意义在于不计成本的长期培养,而经济的诉求则是快回报与高收益。所以,艺术气质和艺术知识不同,艺术气质也不是纯靠后天的刻意培养就好用的。后者可以通过买书,上特长班,上艺术学校,前者靠的是天长地久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细节的潜移默化。

可能时下有些人认为会拽两句洋文,品评下红酒的年份,聊天的时候说几句西方油画如何如何就是很有艺术气质了。事实上,只能说这种人的生活很刻意,很小资罢了。艺术气质可以是油画那样鲜明娇艳的美丽,也可以是如水墨画中神仙妃子那样的秋水为神玉为骨的美丽。拥有了艺术知识,就一定会拥有艺术气质吗?那些靠着艺术知识买进卖出的掮客不也很有气质了吗(比如大肆炒作印象派画作的日本商界)?

  别觉得自己给孩子买了成柜子的有关艺术方面的书,报上门具有艺术气息的特长,家里满架子的古典爱乐的CD,就能有用了——天生的才叫艺术细胞,后天长出来的都是癌细胞。“养移体居移气”,光看书没有用。别指望着光看书就能让人“腹有诗书气自华”了。那都是些穷酸书生的白日做梦罢了,君不见《傲慢与偏见》中的三姑娘玛丽,整日里埋首书卷,也没见气质好到哪里去了。就如某些作者说过的,这本书【如果能在博您一笑之余为您增添一些吹牛聊天的资本,那也是极好的】,至少做到了这点,也算是开卷有所得嘛。知识,什么时候都不嫌多,不管有用没用,可能也只是你不会用罢了。只是怀疑,最终能够从这样的书里有所得的,被起到这种效果的,究竟是孩子,还是大人了。

  听说现在又推崇复古了?当然,复的是“印象派”,以前些年发展的越来越光怪陆离的现代艺术,也没办法不复一复了。毕竟,艺术从不只是为了夺人眼球浮华之物,就像不能给大多数人带来便利的科技一样,不能够令大多数人感觉到亲切的艺术,也不过是一小撮人的互捧臭脚的孤芳自赏罢了。

  听说过一件比较搞笑的事儿,前几年吧,外国的著名的某个艺术展上的报道,其中有个现代艺术作品,居然是随手扔在地上的纸团和一把扫把组成的。为了更‘艺术’,作者自学了扎扫把,而不是到外面随便买上一把。据说,为了团出自己心目中的纸团,他还折腾出来几个垃圾箱的纸团子,优中取优。结果,他还真获奖了。不知道评委的审美,反正,我等俗辈是欣赏不能的。私以为,艺术应该是能够令观者欣赏的,是该令大多数人看得懂的。所以说,看看走到了尽头的现代艺术,那些搞艺术的,再不复古,也没办法了。

  只是总感觉,这本书里的内容,还是过于“艺术”了一些。反正,个人看来,为了能够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又不至于误导了年幼的孩子。那些过于富有艺术感,过于抽象化的东西,还是不要给那些小小孩看了,要不就给小学生二三年级以上的大孩子看;要么,给小小孩看的,如果感觉古典主义的画作过于精细,不适合小孩子欣赏的话,比如说原始人类画在岩壁上的狂野野牛了,或者中国风浓郁的窗花剪纸了,古希腊罗马的雕刻雕塑什么的,都是很适合小孩子的审美眼光的。不要太精细,也不要太粗犷,不要太繁复,也不要太简略。简繁得宜是最好的。

《我的第一本艺术鉴赏书》读后感2

  在读《我的第一本艺术鉴赏书》之前,我最近一次看童书是几年前去外婆家玩的时候,在沙发底下翻出了以前爸妈给我买的《蓝皮书大脸猫》,于是兴致勃勃地重新翻看起来,其中的趣味一点也没有消减。回想我看过的童书,应以此类的绘本、连环画,还有百科全书为主,以后就是各种童话书。现在的少儿读物相比以前涉及范围更广,内容更深,制作也更为精良。

       以这本书为例,除了灵活的排版形式,在阅读过程中,会让人忽略这是本儿童读物,以时间为顺序,这本书对西方绘画史的发展作了简单的梳理,不仅介绍了画家的人生和一二逸事,更深入剖析画作本身的特点。这些作品色彩纷呈、形式各异,对读者来说,不啻于一次艺术盛宴。最重要的是,书的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开放的气息,作者并不盖棺定论,即使是分析作品,也是以引导的方式,让读者在理解艺术的同时形成自己的见解。对孩子来说,他们对色彩和图案拥有更强的感知力,作为一本艺术启蒙书,这本书相当精彩!

       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梵高喷薄着明亮色彩的向日葵,不是弗里德里希气势磅礴的旅行者背影,不是范•奥斯非现实布局的静物景观,也不是亨利•卢梭如同动画效果般的惊奇老虎,更不是那朵巨大的美得让人惊艳的白玫瑰,而是爱德华•蒙克的《呐喊》。并不是因为我喜欢,而是那种诡异的表现方式一下子攫住了我。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扭曲的感觉,血红的色调布满了画作上方的三分之一,蓝色的水面也用旋转的线条来表现,蛋彩颜料和蜡笔勾勒出水面上的层层颜色,更显出混乱感。远处漩涡的中心有两艘小船就快被卷入袭来的风浪中。近处是一座桥的一段,桥后方依稀可辨两个人影,连人脸都没有表现出来,而是与后面水的景象融为一体。

       这幅画的重点来了,画中人形销骨立,双手捂着头,神情惊恐,张大着嘴巴,似在呐喊。人物线条都是扭曲的,脸已近乎骨骸的感觉了,所以我在初看画的时候真有种见鬼了的感觉。细细琢磨,这形同鬼魅的人不正表现出他经受的巨大折磨吗?他的痛苦在压榨着他,这呐喊让人感觉支撑他内心平衡的最后一根梁已经抽离,这个人就在崩溃的前一刻。这幅画处处透露着迥异于现实的扭曲,好像蒙克画的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并且是这个世界崩塌的一刻。

       我能理解这幅画,但着实喜欢不起来;还有的画不能理解,也谈不上喜欢;有的喜欢难以用语言形容,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你可以看不同风格的画作,享受画家独特的艺术品位,不会因为不理解和不喜欢而觉得艺术遥不可及,艺术就是我们真实的喜欢和感受。

《我的第一本艺术鉴赏书》读后感3

知道陈丹青还是几年前,那时他因炮轰中国现行教育体制而举 世闻名,我不懂画,所以不知道他画得怎样。他有知青经历,去国 多年,又回国执教,又愤然请辞。问题意识和思考视角没有被国内 长期的既定范围或框框束缚,能新人耳目。他对传统的理解和破坏 的批判,对中国当下的感受,既能站在我者的立场反思,又能站在 他者的角度思考,很深刻。

读陈丹青的书不需做笔记,但不能不思考。和陈丹青一起思 考,很过瘾,很快乐。

从第四课到第八课,陈反复围绕着“未完成”来讲述,实在是 谈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按照常理,画完不成是不好意思拿出 来看的,但是经过他这么一说,我们的确会反思:未完成的画的确 也会很好看的啊。

绘画很神奇地为我们在视觉上提供了这种感受。这就像是一种 “捕捉”,记录下了那从无到有,从困顿到豁然开朗的兴奋。再多的 描述,只会减淡这种兴奋。

《我的第一本艺术鉴赏书》读后感4

艺术于我,仿佛在追着一根断了线的风筝。它在前面跑,我也在后面追。我仿佛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却不知道下一秒它会奔向哪里。

小时候,理解的艺术就是画画,那个时候自认为自己痴迷于绘画,经常会用省下来的饭钱买点儿彩笔在歌本上写写画画。没有花柄的荷花,完全没有明暗处理效果的牡丹花,一直却在陶醉,认为自己也跟艺术有着或亲或近的关系。

如今,却从来不敢说自己懂艺术。看那些艺术家的大作,驻足在难得一见的艺术展厅里,我想,艺术不是画得像,艺术不是一定被人理解,艺术的背后还有着各种各样的故事,画家有着他各自的情怀,有着他独特的审美,而我们恰恰需要有一颗对着艺术保持中立的态度,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吸收美的精髓部分。

如今,已经身为人母,更需要带着一种中立的态度,告诉孩子艺术的形式。每一幅画作,有着它独特的用色技巧、表现手法,还有着画者本人一生为之执着的艺术表达。我喜欢《我的第一本艺术鉴赏书》的这种表达方式。画作涉及到了文艺复兴的明星:带着神秘微笑的《蒙娜丽莎》,至今人们仍然对她的微笑莫衷一是。人们猜想着,都在还原几百年前画家的真实旨意。我想,这就是一幅画的真正魅力。给儿子看时,他只说了一句话:为什么笑的时候还要搭着双手呢?这就是孩子眼中的画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我的第一本艺术鉴赏书》读后感5

读完了爱的艺术这本书我想领悟到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的自我价值并不依附于任何人对我们的评价。让我明白了,爱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知识和努力。

  爱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核心,但是,爱是什么我们真的理解爱,甚至真的在爱吗这本书的阅读,不但有助于我们理解博爱、自爱、父母之爱、上帝之爱等等,更能帮我们理解自己的生活。理解自我,洞悉幸福完整背后的秘密。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在于其无偿的给予性,无条件性,不论你身处何地,不论你是好是坏,只要你是母亲的孩子,你便会得到母爱。这种爱不仅仅不需要用努力去得到,而且也根本无法用努力去得到,无法创造,也无法控制。在母爱中我们是处于被爱的地位的,我们务必学会如何把被爱转变为去爱,转变为创造爱。我们要学会爱也需要学会给予,给予比得到更能使自己得到满足,更能使自己欢愉,爱要比被爱更重要,当人们明白这些时,爱才能变成成熟的爱,“我被爱是因为我爱”。

  弗洛姆指出:“关心、职责心、尊重和认识是相互依靠的。在成熟的人身上能够看到这些态度的集中表现。成熟的人就是指能够创造性地发挥自己力量的人。成熟的人只想拥有他自己的劳动果实,放下了获取全力和全知的自恋幻想,并有一种谦恭的态度。这一态度的基础是他内心的力量,单单这股力量就能使他进行真正的、创造性的劳动。”如果没有尊重和认识,那么关心和职责心就会变成对爱人的一种控制。在感情里,尊重和认识十分重要。首先认识自我,自己本身要到达自力更生、独立自主,而不依附或依靠他人;其次,要客观地正视对方,认识他的独特个性,并努力使对方成长,而不是要求他成为我期望的样貌,这才是真正的尊重。

《我的第一本艺术鉴赏书》读后感6

作者是怀着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来写这本不厚的小册子的,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明白如话的语言把高深的美学问题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从而起到了净化读者心灵、提升一代青年精神境界的作用。而我,读了这本书后同样受益匪浅。

美是联想所产生的吗?作者借用牛希济的两句词“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指出“许多通常被认为美感的经验其实并非美感”,而是“实际人的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由萋萋芳草,联想到绿罗裙,也可以由一件古董,联想到金钱,并不是所有的联想,都是美的。纯粹的美,永远是一种“专注”,离开了专注,就已经离开了美了。

讲解了基本的美学观念之后,作者又进一步跟我们谈了艺术与游戏、艺术与想象、创造、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告诉我们艺术创造除了想象之外,还需要情感。

艺术创造除了想象之外,还需要情感。作者借司空图《诗品》中的一句话“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指出:“诗人于想象之外又必有情感”,“情感是综合的要素,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调协,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机体”。“意象”是朱光潜美学理论的重要概念,这里情感的作用十分突出。没有情感的统帅,想象也许会杂乱纷纭,有了情感的主导,则纲举目张,“意”与“象”合了。

朱自清先生说:“孟实先生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这种‘宏观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值得学者深思。文艺理论当有以观其会通,局于一方一隅,是不会有真知灼见的。”我认为确实如此,通过他的讲解,我真正认识了美,欣赏了美,发现了美。他的见解也的确“人性化”。

学术界有人指出:“朱光潜对美学的理解可以说是非常之深,他对西方美学的介绍,在《谈美》中已经达到了一代大师的化境。”

我认为学习美学也好,学习艺术也好,关键不在能否掌握一两种技能,而是要看我们能否达到一种境界。若能够达到朱光潜先生所崇尚的“艺术化的人生”,恐怕可以说“今生无愧”了。

《我的第一本艺术鉴赏书》读后感7

对于艺术鉴赏来说,必要的艺术基础和素养不可缺少。这本书的目的则是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阅读基础。通过30多幅世界知名的艺术作品,像孩子们展示各种艺术形式,各种创作方法,各种作家的逸闻趣事,既是艺术阅读又是人文展示,用儿童最喜欢简洁的形式展示艺术的神奇之处。

之前对于抽象、超现实、后现代等流派的艺术表现形式,也不是太了解和熟悉。大人读过这本书之后也是相当的长知识,可以说大人沾着孩子的光,跟着一起阅读涨知识,突然脑海里出现一副很美好的画面,大人小朋友一起学习,不敢落后。不知最近怎么心里总算想起: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这话,虚心受教吧,拿起书来赶紧和孩子一起学习吧。

关于艺术这个宽泛的概念,一时也很说得清,本书汇集的均是国外著名作品的一小部分,无论是艺术家还是作品都各具特色,各有不同,他们的艺术风格千差万别就像是不同的艺术游戏,不用工具创作出不同作品,也是相当的有趣的。

《我的第一本艺术鉴赏书》读后感8

  家有小学三年级孩子。孩子读过这本书之后,对书的总体感觉是十分喜欢。有些绘画逼真得让她有一种以为是摄影的感觉,像《云端的旅行者》、《奥菲莉娅》,她虽然说不出欣赏这些画作更加详细具体的感受,但这些画作给她心灵带来了无比真切的美感,亦可算是欣赏艺术到达的一个层次。她一路看来一路大呼,因为她发现了这些画作当中,有好几幅都在她们的音乐书或是美术书当中的呢。如《舞台上的舞者》、《睡莲》、《热带风暴中的老虎—惊奇》、《水果和花卉》、《向日葵》。现在在这里再次看到了这些熟悉的画作,而这些画作因为有了鉴赏指导(关于作者、关于如何欣赏的指导),而指引她对绘画艺术增加进一步的鉴赏能力。由此引出知识的联想延伸,她结合平时阅读累积起来的知识,竟侃侃告诉我《向日葵》作者凡高的生平:凡高生前很贫穷,他的画作都是死后才值钱起来的。他是一个精神分裂者,割掉了自己的一只耳朵,最后是在麦田里开枪自杀而死的。看吧,这小姑娘由此启示而至的知识还是可以圈点的。再其次呢,藉由这本书图文并茂说及的绘画知识,她进一步加深了对水粉画、水彩画、油画、蜡笔画、版画等绘画种类的了解,以及三原色、冷色调和暖色调等绘画知识的加深认知。临了,还叫上我兴趣勃勃地一同寻找《水果和花卉》中的动物和昆虫哩。

  孩子读完这本书,能够给她带来长久的阅读欣赏兴致,并由此获得了以上收获。足以实证本书内容之丰富和饶有兴味,十分吸引儿童阅读的趣味。在孩子有限的艺术欣赏领域中,本书是开发她艺术鉴赏能力第一书。

  有了孩子这些切身的阅读感受,我想我这个大人从旁再说什么也是多余的。

《我的第一本艺术鉴赏书》读后感9

做为一个半吊子文艺女青年,看到莫奈的画作,只是觉得它像蒙了一层纱账,有着梦幻的美。看到这本书时,看到了一个词“朦胧”,大概就是这样的画风,创作了如诗般的画作。那些睡莲又预示了什么呢?他喜欢睡莲的另一层含义又是怎样的呢?大概我们只能去想象,我们只能去猜测了。

说到这本书,还不得不提到《向日葵》,知道梵高,还是从他的自画像开始,那时还不知道他的《向日葵》,有一日在一本画册上看到了这幅画,跳跃的黄色永远记在了心里。

我一直在想艺术鉴赏书对于孩子的意义,对于一个在艺术上半知半解的人来说,是一名好的导游,它娓娓道来,让你知道画作始末。鉴赏是感受,感受之后才有了更深一次的探索,探索之后才可能是创作,我想这就是这本书至于孩子的意义。先感受——探索发现——想象创造。这不符合孩子思维的过程吗?

《我的第一本艺术鉴赏书》开启了孩子艺术的大门,我们在前面,会多了一些引导,多了一些艺术家们的前车之鉴,懂得美,才能更好地发现美。

《我的第一本艺术鉴赏书》读后感10

 在书中,我特别欣赏的是老师提出的“从爱心出发进行教育”的主张,她在书中指出“在儿童稚嫩的心里最看重教师对他的态度,教师的爱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儿童的学习动力常产生在对教师的眷恋。”确实,爱就是力量,它能给人勇气,它能催人奋进。相信,我们的美术教育一定能芝麻开花节节高,也会培养出更多艺术的花朵。

  这是一本好书,一本可以成为美术老师办公桌上的专用书。杨老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理论成果,为艺术教育开辟了一片净土。

《我的第一本艺术鉴赏书》读后感11

什么是美?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许多人认为,看过去舒服的就是美的;也许更深一层,会说心灵美也是一种美。但这些感受都比较浅显,看过朱光潜的《谈美书简》后,我知道了朱光潜先生眼中的美。

光潜先生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该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委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这是朱光潜先生不尚空谈、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这很值得我们广大中学生学习。

也许第一眼看到上面那段话,你不会有太深的感触,但如果你专注地把这一整本小书读完,你必会为朱先生治学为人的态度所折服!书中其中最能领略到的是光潜先生非常经典的对美的分析论证:美是最不实用的经验,但是人类历史生生不息的;美是无处不在的,但是要靠人们细心发现的;美是客观事物加主观态度产生的,但是缺一不可。物质是可以用尽的,而无形的美是可以代代流传供世人享用的。

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要后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心灵、精神的健康成长。其实美感无时无刻都冲斥在我们生活当中,从最简单的吃穿住行来说大多人们都会选择环境优美安静的餐厅就餐,因为感官的满足可以提高食欲。穿衣打扮已经是现代人每天必备的功课,这可以让人更有信心每天可以有一个好的开始。房屋装修也是一门美学功课,明亮宽敞、舒适已经是老掉牙,而自己感觉和概念才让它与众不同,比如:欧式概念、田园风格、东南亚感觉、日式家居或者中西合璧等。独特的家居风格可以代表主人的独特性,更能让他享受其中。车子基本性能就是带步,而且现代人更追求的是外观流线性、颜色等。所以美感不是实用主义,是不带有功利心态的心理活动,美感可以让人们得到心里上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

在书中,通俗易懂,使我对美学有了第一次有了清晰的认识。最美丽的人生一定有美的人生态度,所以,我想每个人都应读一读。

《我的第一本艺术鉴赏书》读后感12

艺术家们的痴迷,各种传世之作,留下的逸闻趣事也有许多值得讲的内容。作者罗西•迪金斯用了适于儿童阅读习惯的方式来帮主亲子鉴赏,大幅清晰画作,突出作品细节部分,一点点讲述每种创作手法的由来,讲解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字数虽然不多,但都非常点题。

本书的各个作品都是根据时间来排序的,仔细观察艺术从原来的求实求真,各种写实的风景、静物、肖像,到后来让人颇费思量的现代艺术,追求的画作背后的内涵,艺术与生活渐渐变得远了些,高了些。

时代的变迁,历史的流传,吹尽狂沙始到金,生活留给我们的,艺术带给我们的,都需要我们慢慢的去感受,去接触,从不知到了解,家长讲说,孩子看听,模仿着学习着。

《我的第一本艺术鉴赏书》读后感13

 收到书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感叹书的封面如此的华丽。于是第一个晚上,和宝就迫不及待地开始阅读这本书。

  刚刚开始读得很慢很慢。对于艺术,我认为对于刚刚上二年级的宝来说,可能有点深奥。

  可是,随着书的翻动,一页页图画在我们的视线里,在我们的脑海中,就像一位熟悉的朋友,慢慢清晰起来。

  最开始是“舞台上的舞者”,在去年的3D画展上,宝还在它面前照过相,看书时,他非常兴奋地说:“妈妈,画展上画和原来的画,是不一样的,原来这是用粉笔画的啊!”

  接下来是“马戏团”,宝在这页中看了比较久,我等他翻页时问他在看什么?他告诉我:“在《第一次发现》这本书里,有介绍马戏团。你知道为什么《马戏团》这幅画里的马是在最中间吗?”我说不知道,为什么?宝笑着说:“马戏团的主角当然是马了。”我哑然失笑,不知道作者乔治.修拉听到,会是什么想法呢?

  关于“呐喊”,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宝指着这幅画问我:“妈妈,你知道这幅画,我们在哪里看到过吗?”我笑了笑,问他:“在哪?”宝很得意地说:“在《卡梅拉》里啊!”是的,在《不一样的卡梅拉2》里,卡梅里多就摆了同样的POSE。我告诉宝,这幅画是用蜡笔和蛋彩颜料完成的。同时也在书的最后“词汇表”里科普了很多相关的知识。比如2D和3D;互补色;蛋彩画;雕塑;版画,等等。

  在“大蓝马”这幅画中,真正让我认识到了“动物魔法”。一种浑圆的想像力,一种简单却又让人叹为观止的表现手法,让我和宝瞬间膜拜。宝一边看,一边喃喃自语:“蓝色的马真的太帅了…”而背景中的大胆红色,鲜明地传达着一种力量,一种境界。这是色彩带来的冲击力,感叹很多东西真的远非文字所能表达。

  最后的“梨花大道”是一幅拼贴作品。宝以前自己在家也有做过简单的拼贴,当我告诉宝,这是由几百张照片拼贴起来的时候,宝张大了小嘴,我趁机告诉他,每一件事情都不可能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像这幅作品,要用多大的耐心,要尽多大的努力才能完成呀。

  一个晚上,这本书暂时先告一个段落,然而这本书中,让孩子知道的并不是单纯的名画与作者。其中还包括了每一个国家的文明,一个时代的文艺复兴。

  从人物到景物,从花卉到名著,油画,雕塑,蛋彩画,粉蜡笔,拼贴,印刷画,包罗万象,让人大开眼界。

  就如书后的点评所说“艺术教育引导我们的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和理性的美有了交感与和谐,而深烙在他们的心中”。

《我的第一本艺术鉴赏书》读后感14

 或者我们一直对自己存在着一种错觉,似乎我们总是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可是实际呢,有人坚持了一辈子,也没有达到成功的彼岸,这是因为很多人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往往一点好的兆头或起色,就会让我们奋不顾身的继续投入,就像一个赌徒,赢了一点就会加大去赌,希望一次搏回前面全部投入,还能赚个盆满钵满,如果这时候身边有人赢了,就会错误认为自己也可以做到,让别人的成功投射到自己身上,而产生误判。27年来,曾经有过属于自己的瞬间辉煌,但是大多数时间里就这样用过去某一刻的成功来麻痹自己,在一个已经不属于自己的行业里不断的刷存在感,如同这个赌红了眼的家伙,虽然知道输赢的概率早就被人为设定,一直赌下去注定会倾家荡产,但是仍然在错觉的支配下不肯收手。

  理性让我们更多关注过去的经历,而忽略未来的机会,曾经的投入很多会变成沉默成本,即便一直亏损也让我们舍不得失去,甚至还会给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看似在激励自己,实际是不懂得止损,没有放弃的勇气。

  其实把放弃的勇气称为放弃的艺术似乎更恰当。冲动有时也会给人勇气,而冲动式的放弃和艺术的放弃却有着本质的不同,本书的作者是心理学家,他给了我们几个实用而有效的方法。让放弃的过程更理性,把放弃变成人生成长的一次蜕变,一次选择,一个新世界的起点。

  艺术的放弃被称之为”目标脱离”,一切逃避式的放弃、对决式的放弃、假装的放弃、爆发式的放弃以及貌合神离的放弃都不算是艺术的放弃,这些非理性的放弃方式有时甚至会给我们带来持久的伤害,让我们一直无法选择和聚焦下一个目标,无法真正进入行动状态,即使行动也是让我们一直带伤前行。而些消极的放弃,还有可能伤及无辜,让更多人承担你冲动引发的”后遗症”。

  ”目标脱离”是本书作者总结的一个不错的方法,这个方法首先要训练我们分清接近型目标和回避型目标的差异,接近型目标是实现他会给我们带来成长的快乐,而回避型目标是为了让我们规避风险生存下去。 这和马斯洛的五个需求层次是吻合的,我们追求的自我实现就是接近型目标的真正意义。有了明确目标,是实现”目标脱离”的基础,然后从认知脱离开始放弃过去,接纳和理解当前自己的心情,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进而认真思过考脱离的动机,脱离的理由,排除外部的干扰,跟随内心的方向;最后确定实现新目标行动计划,寻找时机开始行动,实现彻底的一次目标脱离。

  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也有太多的诱惑,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失去而盲目坚持,也不应过分自信,高估自己能力而去选择遥不可及的目标,正确认知自己内心的方向,跟随自己的内心,不降服于外物,选择好合适的时机,果断放弃,开启一段新的人生历程。

  也许未来某一天,我会被问起:

  ”你对自己的当时选择放弃而后悔了吗?”

  我当时的回答也许是

  ”是的,后悔!”

  不过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我一定会觉得,一生之中如果没有过一次这样的放弃才是最大的遗憾!

《我的第一本艺术鉴赏书》读后感15

美学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更小的说便是唯物主义。也就是说一切的艺术品与美都是从现实中出发而高于现实,引领人类进步的。唯物主义论倾向于一切源自于劳动生产,劳动使人进步,产生理想,从而有经济要求,有美的需求,我想这句话是适用的:经济基础决定上次建筑——美的精神生活。而劳动生产和现实条件又决定着经济情况,而唯心主义恰恰颠覆了劳动生产与理想的位置。

对于美感是一种倾向,还有更精确的解释。人是一个整体,他是有听觉、视觉、嗅觉、意志、思想等感官组成的。从前西方人分割开来看,以黑格尔等为首的美学大家们只注重听、嗅、视三感,认为美是客观的,与人的主观感觉无关。可正如上文所说,没有美感何来美?而美感便是人的意志与思想的一种倾向。可总结为:人是一个整体;美与美感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文中有一处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解释,我颇为喜欢。人是审美过程的主体,自然为客体,当然,主体也属于客体,人也是审美对象之一嘛。主体与客体并不是互相对立的两面,客体产生美,主体应而产生美感,二者为一整体。同时,人类的劳动生产便是不断用自己的力量改变自然,让它符合自身的美的规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日益受到人的改造,就日益丰富化,就成了‘人化的自然’;人发挥了他的本质力量,就是肯定了自己,他的本质力量就在改造中自然对象化了,因而也日益加强和提高了。”这便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相互依存,而又相对独立,而自然中有人类,人类中又有自然。马克思说过:“自然中所含的人性本质只对于社会的人才存在;因为在社会里,自然对于人才作为任何人的联系纽带而存在——他为旁人而存在,旁人也为他而存在——这是人类世界的人生活要素。只有这样,自然才作为人的自己的人性存在的基础而存在。只有这样,对人原是自然的存在才变成他的人性的存在,自然对与他就成了人。因此,社会就是人和自然的完善化的统一体——自然的真正复活——人得彻底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彻底的人道主义。”多么好的人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人道主义啊!这不正是我们应该追求和向往的么?我想那应该是最高境界的美了吧!——自然与人类的和谐!

以上是《我的第一本艺术鉴赏书》读后感范文的内容,这些精选的优质范文可以在大家需要时提供一些帮助或是灵感上的启发,希望大家都能从上述模板中摘取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如果对大家有用,也请多关注本站。

原创文章,作者:fengju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ality-surveys.com/zhishi-4873.html

(0)
fengjun
上一篇 2023年12月8日 上午6:01
下一篇 2023年12月8日 上午6:0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